★港英時代的香港只是殖民地,振英時代的香港卻是賤民地。(黑紙)

■彭定康日前撰文要求英國為香港民主發聲,遭建制派夾攻。(資料圖片)
        前英國殖民地香港擁有一個自由社會應有的所有特質,除了一項:當地人民無法選擇他們的管治者。全國人大有關政改方案的決議引發了香港最新一輪的政治震動,這個方案將防止民主派和其他北京不屬意的人成為特首候選人。
        這種篩選或多或少就跟伊朗的情況一樣。這個方案,或者其修訂版,遲早要通過香港立法會的投票,我希望各方可以達成妥協。香港的公民仍然保持非凡的溫和和責任感。我們最近所看到的大型示威,並非來自民主,而是來自對民主的否定。
        我已經表達過對李國能的觀點的認可。他是著名的前大法官,曾經撰文指出,北京有關香港司法地位的觀點引致大眾對司法獨立和法治完整性的擔心。在我卸任港督後的十七年間,我一直避免捲入有關香港民主的爭論,以免我的干預讓事態更加複雜。
        這次,我的意見並非指向北京或香港的民主派。一個前港督所應做的是呼籲審視英國的榮譽感。這樣說可能不受英國大臣們的歡迎,尤其是現在有那麼多困難的國際議題正充斥著他們的議程,但他們須被提醒,我們對香港負有道德責任。
        中英聯合聲明保證香港1997年回歸中國之後可以保持本身的生活方式五十年。鄧小平「一國兩制」的誓言是有被提交到聯合國作為國際條約被支持的。隨後的英國政府也接受,英國繼續有「道德和政治上的責任」去保證中國遵守承諾。
        當中國的官員攻擊對香港的發展發表意見的英國議員和其他人時,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英國根據條約也有一個為期五十年的義務,這個義務反映了我們國家在過去曾經說過和承諾過的事。失信是可恥的。
        在上世紀80和90年代,議會被告知,民主架構的發展將支持香港的穩定、繁榮和有限的自治。沒有人預見到,聯合聲明簽署三十年後,公平的選舉制度仍無影無蹤。
        我想,英國政府遲早會對北京的計劃發表意見。這將激怒北京,但這是英國的責任。沒人會嚴肅地認為,這會產生商貿上的後果,或者這種後果將凌駕我們 的榮譽。我們與香港的福祉——得到一個與其自由經濟相平衡的政治體制——有重大關聯。我希望這些問題能夠通過一種不會危及香港未來的方式得到解決。
        中國崛起有利於世界,而非威脅。令人驚訝的卻是,中國的軟實力沒有同步上升。北京處理香港的要求的方式將明顯的影響這一方面。
        但我的呼籲對象主要是英國而非中國。我離開香港之前曾走訪當地一個精神病院,一個病人很有禮貌地問我,一個擁有最悠久民主傳統的國家,怎麼能在既不徵求市民意見、又不給他們留下民主前景以捍衛自己未來的情況下,把他們所在的城市交給政治體制非常不同的另一個國家?當時我的一個助手說,真是怪事,一個住在精神病院的人,居然提出了香港最清醒的問題。
        但我們的確承諾他會有民主。我們應該堅持這一點,即便是說外交辭令。如果不是我們,誰來做?

來源轉自:
作者: 彭定康(1992-1997香港總督)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筆平凡/景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