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社會 挑撥離間 浪費公帑

網民留言摘錄
【評論文章/文:漢江泄】
作為「喉舌」,首要地位被確認,消息權威可信。由中聯辦主理的《文匯報》及《大公報》,獨愛「西環」,追隨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及特首梁振英的屁股辦事,經廖暉愛將,主任助理陳山玲、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李海堂的督導下,發表輿論分化香港社會,製造敵人,妖言惑眾,有違中央「謀發展、保穩定、促和諧」的路線,淪為港人眼中的「小丑報」,浪費公帑。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有否違反黨紀,有否失職,內地應自行查辦了。
黃金周社評遭市民猛轟
作為官方喉舌,必須做到下列數點:
一要消息權威。可是,中紀委引述香港主流媒體對反貪腐的評價,選用植根香港76年的《成報》,而非《文匯》及《大公》,是為例子。
二是贏取口碑。如昨天所言,這兩份喉舌報,在香港的傳媒公信力調查中,長期「穩佔」包攬最後兩席,無人能及。

姜在忠交不出業績 政績
三是無人監督。《文匯》及《大公》既被公認銷量極低(註:維基百科也是如此說),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竟然不用問責,若放在商業機構,這位CEO(行政總裁)被裁一萬次也不夠,因交不出業績來。若以黨紀論,姜在忠主管的報章,立場「堅離地」,經常發表挑撥兩地矛盾的言論,批評港人,被香港市民普遍認為是「分化社會、挑撥離間」,與中央政府主張的「謀發展、保穩定、促和諧」完全相反。
另一分化挑起兩地矛盾例子,是「十一黃金周」首天訪港旅客入境人次按年增加6%,其中內地旅客按年增加3.1%。不過《大公報》社評卻說:「內地民眾真是『貼錢』也不願往這種地方去」,「旺丁不旺財」,「政治化」消磨香港吸引力等,惹起港人在網上猛烈抨擊。

「衡工量值」肯定不達標
目前,部分《文匯報》、《大公報》是收費,還有「通街派」,但最支持他們的,是公公婆婆,因可以拿來當廢紙賣。筆者親身經歷,9月有一天陪家人飲早茶,固然為收到《大公報》的「贈閱版」而感到意外,但最意外還是當天該報的頭版新聞是《政府提振經濟釋勞動力低津見效 失業綜援回歸後新低》。要知道,當日各大報章都花了大篇幅跟進橫洲發展計劃的爭議,反而失業綜援數字創新低就肯定無太多人關注。這種頭版新聞的選擇,確實夠「非主流」。
四是浪費公帑。兩份喉舌報,肯定有國家補貼,但究竟國家有否部門作類似香港審計署的「衡工量值」監督呢?據說,本年還大張旗鼓,招兵買馬,設立「狗仔隊」,跟蹤政界人物,至今最「亮麗」代表作是記者與目標人物「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在港鐵站打架而要報警,醜態盡出,傳媒之恥。凡此種種,筆者想起國家的公帑如丟入大海,也替習近平主席心痛。 在本人寫出「災星」張德江失責評論文章後,《文匯》及《大公》前天起發表多則文章抨擊《成報》及本人,筆者向《成報》方面了解,公司沒有打算回應「西環喉舌」的評論文章,因為評論文章內容自有公論,不值得花寶貴時間去回應「廢話」,應交由市民評價(見表)。

《成報》銷量升 廣受歡迎
據知,只要翻看每天在互聯網的海量留言,細心聆聽身旁的香港市民閒談,就會發現《成報》的「亂港四人幫」系列評論文章備受追捧,產生共鳴,拍案叫絕,終於有傳媒不畏強權,敢說真話。此外,《成報》接獲有關此評論文章的電郵及信件,均是近乎一面倒的支持輿論,綜合來說,是稱讚評論文章的質素,頂着來自中聯辦等利益團夥的壓力,堅持為民發聲。事實上,據知《成報》近月銷量節節上升,網站瀏覽量打破紀錄。在記者外出採訪方面,除了採訪張曉明及梁振英出席「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慶祝國慶酒會被拒門外,其他一切採訪工作正常,並且備受同行歡迎,閒談話題不離追問:「明天頭版有無漢江泄的文章?」「漢江泄真人如何?」等等。
筆者非常感謝老闆谷卓恒及管理層的信任和支持,因自從拙作刊出至今,他們遭受來自深圳公安、自稱代表中聯辦的人士,以及廣東方面等人的滋擾及威嚇,要脅會用盡「方法」使《成報》從此「收聲」。其中,有給公司老闆的留言說:「如果你們再不收手,會惹來更大的麻煩」,甚至有人找上《成報》的合作夥伴,說:「貴公司若果以後跟《成報》合作,你們在大陸的生意也不會有好結果」等等。接獲上述「恐嚇」信息的人士感到極度害怕,但對中聯辦更加討厭,不滿這些駐港官員為了打擊敢言傳媒,採用如此下三濫手段。然而,令人敬佩的是,上述被「恐嚇」的人士與《成報》一樣,無畏無懼,縱使面對人身安全威脅,也願意撐下去,堅決支持《成報》發聲,讓中央政府明白香港市民的心聲。

滋擾合作夥伴 發「恐嚇」信息
香港廉政公署、執法人員及司法制度,本可把不法分子繩之以法,但奈何在中聯辦及梁振英的「黑手」下,打壓傳媒聲音,打壓道不同的人士;破壞香港「一國兩制」的牌子,破壞香港的言論自由,香港市民近乎窒息了。中紀委已成為港人的唯一盼望,他們對貪腐官員手起刀落地,頭也不回,大快人心,期望嚴懲貪腐的駐港官員,剷除「惡霸勢力」,救香港出苦海。至於梁振英,在香港的正常人已被他折騰夠了,相信中央政府會顧及民意,不會被一位「全城喊打」的人當特首。
今天的《成報》,記者及評論作者在過去一個月來,完全感受到真正的「新聞自由」,完全不用顧忌得罪權貴,因深信只要忠於事實,反映民意,才可以贏取市民掏出七元買報紙。《成報》歷經風雨,商人辦報,雖然商業考慮優先,但也要有風骨。筆者記得《成報》老闆谷卓恒曾公開說過,付款買的不單是《成報》這個老招牌,單要軀殼,沒有用處,編採及製作員工才是報章的靈魂,他們對新聞工作的熱誠和投入,才是公司的寶貴資產。老闆不懂辦報,公司可給予的,就是員工發揮的「空間」。目前,他遭受極大的政治抹黑,本人深表敬佩,也祝願《成報》再闖高峰。

來源轉自:
【2016年10月05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arrow
arrow

    筆平凡/景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