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張秉開編譯)
11月21日,《華爾街日報》資深經濟新聞記者鮑勃∙戴維斯(Bob Davis)發文認為中國經濟的衰退已成定論。
鮑勃∙戴維斯說,中國官方公佈的GDP數值從30年來每年10%左后的增長率向7%下滑,西方的商人和研究中國經濟的學者眼中,中共政府的統計數字,只能用於研判經濟變化方向,也就是說,中國經濟一直在衰退,核心的問題是「衰退的速度有多快、幅度多大」。
戴維斯表示,他曾走訪過很多「城郊空閒樓群林立,夜晚燈光映出的大樓輪廓清晰可見」的所謂三、四線城市,這種人口規模介於50萬到幾百萬之間的城市在中國有200多座,其住宅銷售額佔了大陸年交易額的70%。
「我曾在中國北方遼寧省的營口市住過一段時間,從我住的酒店窗戶望去,眼前幾里範圍的公寓型樓群空空如也,只有屈指可數的車輛在那裏穿行。望著那片樓群的地帶,真是有一種中子彈襲擊之後的感覺——建築依舊在、無人在眼前。」
鮑勃∙戴維斯在文章中說,他在2009年曾到過離上海不遠的中國常州,他「登上一座13層寶塔,放眼環顧,俯瞰大地。霧濛濛的地平線處,如蛋黃般的太陽,那些高樓建築的起重架盡收眼底。」
戴維斯在當地一所大學教英語的兒子丹尼對他說:「黃色為發展之色。」戴維斯則認爲,看看信貸催生的房地產泡沫、腐敗帶動的消費即可知,「建築工地的井架不一定是經濟活力的象徵,也可以是瘋狂失控的信號。」
作者擧了一個距北京300多里的河北省邯鄲市的例子。一位中年房地產投資商因害怕開發商不能履行支付利息的承諾,去年夏天威脅要自殺,鬧得滿城風雨。據當地開發商說,當地官員對此事的反應卻是僅僅提醒市民「從樓頂跳下是違法的」。
作者寫道,中國經濟所依賴的財源之一是靠房產開發、市民瘋狂購房。從二十世紀90年代開始,20年間,中國人把一生的積蓄用來買房。相關的鋼鐵、玻璃產業、家電等等被房地產拉動,這些產業佔了中國GDP四分之一以上。
而僅從中國房地產的不適當發展角度來講,鮑勃∙戴維斯分析道:「2014年夏天,國際貨幣基金提醒,世界只有五個國家房貸迅增,除中國外的巴西、愛爾蘭、西班牙、瑞典都在面對過量貸款3年后引發的銀行業金融危機。」
對於經濟的其他方面,他也看到中國的經濟正在走衰。比如「中國的出口似乎能帶來發展,但是中國出口已經達到極限,要想再發展,就不得不走創新產品之路,可中國沒有像美國和歐洲那樣的鼓勵自由思想和創意思維的環境。」
作者說,他曾和中國的大學生交談他們的就業求職計劃。奇怪的是在號稱有「無限經濟增長潛力」的中國,很少有學生想成為企業家。據美中一份調查顯示,美國國內的工程系大學生比例和中國國內情況相比,是中國學生的七倍。
一名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的學生給他的印象很深。這位學生的父母因為製造鞋和水泵而很富有,開了幾家公司,但是父母仍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繼承自家產業,而是向政府謀職,以便家族的生意將來受到政府的「幫助」。
戴維斯最後寫道,他在中國學到:「黃色不止代表發展,也代表『落日餘輝』」。
來源轉自:
【2014年11月22日訊 責任編輯:方涵】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筆平凡/景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