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人活路的「吃飯砸鍋」論。

中共貪官家中查抄光只現金也一噸多重。
最近,「吃飯砸鍋」成了網上熱詞。
此詞之所以被熱議,是因為人們吃驚地發現它出自月前新華網刊發的一篇針對一些香港藝人的評論。它指責杜汶澤、黃秋生、何韻詩等藝人自香港持續「佔中」以來,唱挺「佔中」歌,說挺「佔中」話,「一邊賺著大把鈔票,一邊回頭批評中共」。該評論兇神惡煞地警告說:「杜汶澤們,休想吃我們的飯,還砸我們的鍋!」這些藝人憑自己的演藝功夫,在大陸賺了些錢,只在某些問題上表達了不同的觀點,就被斥為不識知恩圖報的「吃飯砸鍋」之輩,書下架、戲禁演,有關部門下達指令封殺,其中竟然有「以觀後效」的字眼,令人心驚肉跳。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吃飯砸鍋」論其實是源於二○一四年十月初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最高指示」。十月二十五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屬下的「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官方微博披露,習近平近期對意識形態工作再發重要指示:「絕不允許與黨中央唱反調,絕不允許吃共產黨的飯、砸共產黨的鍋。要高度重視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打好主動仗,防患於未然。」正是因為有「聖旨」在手,《中國社會科學報》異乎尋常地發佈了一份充滿血腥味的毛左會議紀要:《絕不允許砸共產黨的鍋──掌握意識形態鬥爭主動權理論研討會紀要》,該紀要叫囂:「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無論什麼人,只要發議論,就不能違犯《憲法》,不能背離黨的基本路線,不能向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叫板。……砸共產黨鍋者,要收回共產黨給他的飯碗。……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發現多少,處理多少。」 看來,中共已經不耐煩進行什麼思想上的批評教育了,因為人們越來越不聽他們那一套,而且他們那一套連自己也缺乏「三自信」。但是,他們一黨專政,手上有權,可以讓歌功頌德者有名有利,反之可以對任何持不同政見者進行封殺,斷其活路。這一招,對香港藝人可能效果不太大,例如周潤發就以「那就少賺點嘍」來回應;但對大陸不少人來說,這確是一個可以置人於死地的殺手鐧!

顛倒是非的「吃飯砸鍋」論
中共一向視它的「吃飯砸鍋」論天經地義。一九四九年中共一接管大陸政權,就要全國民眾齊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後來更發展成「天大地大不如共產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當時幾乎人人都相信自己是「吃共產黨的飯」;或者是人人都得接受這個現實:沒有黨,就沒有自己的今天。是黨給了你學習與工作的機會;如果黨不給你工作,你就衣食無著。所以,大家要向「中國的保爾」吳運鐸學習,把一切獻給黨。即使文革結束後好些年,一般人包括大學生普遍不知道「納稅人」的概念。據何清漣所說,最後是得益於一九八四年開始面世的《走向未來》叢書(一九八九年被列為禁書前約出版了八十部),一部分好學敏思的青年學子才終於知道「納稅人」概念,瞭解到政府並非神聖不可侵犯之物,而是一個公共服務部門,人民與政府是委託人與受委託者的關係。這種關係中有三個要點:第一,人民讓渡部分權利給政府並交納稅金,就是讓政府為民眾提供公共服務,諸如國防、外交、治安、教育、橋樑道路等公共設施、福利,都是政府應盡的職能。第二,政府不是企業,本身並不創造財富。因此,政府與人民的關係,是公共服務機構與納稅人之間的關係,所有政府開支與公務員的薪酬全部來自於納稅人的稅金。第三,納稅人有權向政府問責。政府向納稅人提供優質服務,是份內職責。如果政府不作為,提供的服務質量低劣,納稅人有權問責。
所以,不是中共政府養活了人民,而是納稅人養活了中共政府(其中,中共全黨從中央到地方的一切開支也要納稅人負擔,這完全是不合法的)。而且,據何清漣計算,中國納稅人的負擔並不輕,在佔中國GDP總量百分之三十六點三四的宏觀稅負中,其中相當於GDP總量百分之二十二點零六的部分是由居民通過消費稅承擔的,另外佔GDP總量百分之十四點二八的部分則由企業承擔。中共大小官員自奉為民眾的「衣食父母」,簡直是顛倒是非,荒謬無恥!

貪官污吏才是「吃共產黨的飯,砸共產黨的鍋」
若論吃飯砸鍋,最大最壞的砸鍋人,正是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軍委副主席徐才厚這類位高權重者。據最近報道,徐才厚家中搜出十六億現金,體積三十五立方米,重達二十噸,七噸大卡車也要拉三車。這些錢如果堆放在他家的雙人大床上,可以堆成三層樓高。徐才厚還有其它錢存在銀行裡以及購置了物業。他在十六家銀行裡分別有三十九個賬號,共有十億左右存款。而在濟南一幢別墅花園中的一口井底,就抄查到美元四百八十萬、歐元四百萬、英鎊八十萬。在珠海一所作為冬季避寒的別墅臥室中的蓆夢思床墊內藏有八點六五公斤黃金。徐才厚的妻子名下持有二十幢住宅,女兒名下持有十五棟住宅及一幢位於北京二環線內十多層的商用大樓。僅住宅和商用樓的市值就達四億八千六百萬元至五億一千二百萬元。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一般人做夢也想像不出來。真讓全中國民眾恨得咬牙切齒!
周永康、徐才厚是已經倒台的「大老虎」,不知還有多少沒有倒台的「大老虎」,而且還有千千萬萬無法數清的遍佈全國各個角落的「蒼蠅」。據二○一四年十一月十二日新聞,秦皇島市就有一個科級小官,涉嫌受賄、貪污、挪用公款,居然就在其家中搜出現金約一點二億元,黃金三十七公斤,房產產權文件六十八套,貪腐再創吉尼斯紀錄。河北沿海彈丸之地,一個小小科長就如此暴斂巨貪,令人拍案,小說都不敢這麼編!小官巨貪,此科級幹部不是第一個,之前已有前車或「前輩」,如山西省繁峙縣原副檢察長穆新,被查處時發現其資產過億;如撫順市國土資源局順城分局原局長羅亞平,涉案金額達一點四五億。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代巨貪在成長,沒有最貪,只有更貪。
這些貪官污吏,就是讓共產黨從民眾口中奪去的「飯」餵得有權有勢,樹大根深,因而能夠肆無忌憚吸盡民脂民膏,具備禍國殃民的砸鍋能力──中共組織部門提拔他們,為他們創造各種尋租機會,而他們以自己的腐敗行為在砸共產黨的鍋,讓中國人因痛恨腐敗而厭惡中共政權。

民眾被「砸鍋」慘況
汪洋曾經在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表示過「必須破除人民幸福是黨和政府恩賜的錯誤認識」,被認為是石破天驚,出人意表。這話其實不過是指出主僕關係須正本清源。本來,什麼百姓是主人、幹部是公僕,什麼為人民服務,從中共建黨之日就一直講到九十三年後的今天。但是,講歸講,今天現實情況卻剛好相反──當官做老爺,無官不貪,大搞權錢交易,已經司空見慣了。這些貪官污吏,總想著「我代表黨,反對我就是反對黨!」他們眼中沒有百姓,因而徵地、拆遷……草菅人命等等事故此起彼伏。他們的所作所為,一言以蔽之:「既吃民眾的飯,又砸民眾的鍋。」
中國民眾被「砸鍋」的狀況夠觸目驚心的。據統計,全中國貧困線下的民眾超過一億,而僅是徐才厚一人的三十億贓款,按大陸官方一千五百元可助一人脫貧的標準,就足令二百多萬人脫貧。反過來說,這些竊國大盜鯨吞的財富,也可能正是至今中國許多人掙扎在貪困之中的原因之一。中國攝影師林克前些時候在大涼山采風,從他拍的照片看到,一個六十五歲村民深山採藥三天,在市集上只賣了人民幣十元五角;在一個山中村民沒水沒電的家中,攝影師拍到了一口很大的破鍋,裡面是一家人賴以維持生命的野菜和土豆,而這家人除了這口破鍋,甚麼都沒有了。
央視主持人崔永元則以這段話對全國的情況作了概括:「記得小時候書本上總說,『中國用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了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可是它沒有告訴我們,這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養了世界百分之六十的公務員;這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的教育經費只佔世界的百分之三,這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的財富百分之九十七集中在百分之一的人手裡;這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中的百分之九十吃著全世界最毒的食物,繳納著最高的稅,幹著最髒最累的活。」
著名網絡作家慕容雪村對中國「公僕」的嘴臉作了這樣的描畫:「能買光全世界的飛機,卻買不起一輛校車;能把衛星送入太空,卻造不好一座小橋;能給別國花上數億,卻不肯多建幾所小學;一年能吃掉幾十艘航母,卻要逼著孩子捐出午飯錢。真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老爺之歡心,聚十三億之艱難,供數人之享樂,無話可說,只能感謝國家,強作歡顏。幸甚至哉,伏惟尚饗。」

「吃飯砸鍋」論必須徹底推倒
這個「吃飯砸鍋」論,既荒謬又無恥,也說明中共當權者始終未脫離毛時代那種「吃共產黨的飯」的認識水平,與當代世界民主潮流大大脫節。
在西方民主國家,批評總統、總理、部長、國會議員、市長,針砭時弊、抗議、反對政府等等,是最平常不過的社會政治生活,這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而所有當權者從來不敢抱怨萬炮齊發的媒體與民眾「吃飯砸鍋」。因為他們心裡明白,不是民眾靠他們吃飯,而是自己在吃民眾的飯。民眾選他們替大家做事,要是在任內沒有把國家治理好,身為當權者才是真正的砸鍋人!
正巧,在十一月初,描寫上世紀四十年代國共內戰的電視劇《北平無戰事》熱播,劇中有一段國民黨官員與中共地下黨員關於「吃飯砸鍋」論的爭論。一名國民黨國防部官員審問中共地下黨員時說:「談主義,各為其主,我理解你。可我現在不跟你談主義,只跟你談做人。你……端黨國的碗砸黨國的鍋,這樣做人你就從來沒有內心愧疚過嗎?」隨後,這個稱為「林大濰」的地下黨員反駁說:「既然你不談主義,我也不談主義……我回答你關於做人的兩個問題吧。第一,你說是國民黨給了我生活保障,請問國民黨給我的這些生活保障都是哪裡來的?你無非是想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那套封建倫理,不要忘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已經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了。孫中山先生說過自己是君了嗎?說過大家都是拿他的俸祿了嗎?你問我,我這就告訴你,你們,包括你們的蔣總統所拿的俸祿都是人民的。」
許多網民把此番對話的截圖傳遍網絡,讓中共自打嘴巴。真是絕妙的諷刺,也是令人痛心疾首的控訴!

天網提示:

中共對號入座的邪教鑑別法。
來源轉自:
2015年1月號 爭鳴總447期 張文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筆平凡/景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